banner图片

新闻中心

谷川联行 > 行业观察 > 正文

漩涡中的北斗产业园:警惕招商“镜花水月”

发表于:2018-06-14 11:38

近年来,北斗产业园的建设从长三角、珠三角一直蔓延到西南地区。热潮之下,部分产业园资金链断裂、项目烂尾等弊端也接二连三的暴露出来。北斗产业园的“尴尬”局面背后,一些地方招商盲目追求高大上,对此类项目不加甄别的问题值得反思。

“伪北斗”项目套路深

圈钱圈地需警惕

作为国之重器,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人尽皆知,军事用途和高科技的背景让“北斗”略显神秘。而在北斗的民用化过程中,各类蹭概念、伪北斗的项目也层出不穷,花样套路令人眼花缭乱。前不久被业内人士辟谣的“北斗地图App”仅是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借“北斗”之名进行炒作已构建成了另一种商业“生态圈”,其中不乏胆大者伪装央企招摇撞骗,甚至有地方政府中招。

打北斗歪主意的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借北斗圈地搞房地产;第二类是表面做些所谓研发,通过外包搞几个样品,炒热概念后到资本市场圈钱。北斗导航相关产业的管理涉及军口和民口多个部门,有时部门间、地方和上级间信息不对称,一些人利用这一点,打着北斗旗号,把项目说得很玄乎,招商部门也很难辨别真伪。

一位专家则透露,根据行业机构估算,2020年我国北斗产业市场规模约为3000亿元左右,但不少北斗产业园动辄宣称产值可达四五百亿元,一些地方政府为让招商成绩好看,也愿意跟着唱和。随着产业园逐步投入运营,一些早期盲目发展的弊病也开始显露,甚至有园区已被证实发展停滞。

  从晶圆厂到人工智能产业园

狂欢落幕后一地鸡毛

在纷纷扎堆上马的产业园中,北斗产业园并不是个例。事实上,从晶圆厂到人工智能产业园,类似的场景在国内屡见不鲜。

先来看一下我国的晶圆厂建设究竟有多热。据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协会(SEMI)公布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球将新建62座晶圆厂,其中26座将落户中国,占比高达42%。遍地开花的半导体工厂,据传一条年产5万片的12寸晶圆生产线,就需要投资450亿元,这么算下来,总投资金额将高达万亿元量级。这真是一个赤裸裸的烧钱游戏,比起什么面板大战、光伏竞赛,都要规模更大的多。

而时下当红的人工智能产业,也并不像外界预期般乐观。受一系列利好政策刺激,人工智能产业园雨后春笋般涌现,地方规划产能、产业规模远超国家规划。工信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地方政府热衷创办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有过剩苗头,警惕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过程中的GDP导向,防止出现园区空心化。

“唯大项目论”不可取

招商引资切勿盲目“高大上”

行业乱象的背后,地方政府也不能“置身事外”。招商引资虽不再是过去的“全民招商”、“盲目招商”的阶段,但是各地对资金的渴求、对项目的企盼仍旧是望眼欲穿。一些地方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政绩考核指标,大搞摊派,全民招商;土地流转了,资金垫付了,招商项目却迟迟不见落地,成了“半拉子工程”……

但是,大项目绝非“万金油”。新常态下,各地对资本特别是产业资本的需求更加强烈,一些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明确了招商主攻方向,但是出于表现政绩、完成经济指标等原因,一些地方政府忽视本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实际需求和承载能力,盲目、片面追求“高大上”项目,最终“拿得下”却“吃不下”。

遍地开花的北斗产业园,在重复着以往似曾相识的故事。有人探讨顶层设计,有人质疑当地政府,有人批评企业浮躁,更有人检讨文化基因。

在时代的推动下,一个又一个产业站上风口浪尖。政策红利释放,资本倾巢而出,产业转型和升级迫在眉睫。但若是一味采取“粗放式”、“大跃进”、“一窝蜂”的发展方式,极易造成资源严重浪费、拖累行业发展。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未来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将走向何方,与当下的每一步都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