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图片

新闻中心

谷川联行 > 行业观察 > 正文

招商引资:越是深入其中,越要回归经济学本质

发表于:2023-08-25 18:00

“招商人关注宏观经济,有没有意义?”

8月24日上线的《川见》第3期,一开始就替广大一线招商人员问出了这个问题。

同时,这也给招商团队管理者、地方主政者提了个醒:煞费苦心统计的经济数据,怎样运用,才能真正服务地方经济工作?

经济学“把脉”

避免招商引资“乱打拳”

招商人员对经济数据的研究非常重要,甚至应该成为必修课。这是本期嘉宾之一,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聂永有的观点。

他认为,招商人员只有整体上精确把握这些数据,才能和投资者同频共振,如果仅仅靠经验和自我感觉行事和服务,不仅不专业,还会陷入盲人摸象、坐井观天的局限。

比如,2023年上半年GDP增速是5.5%,远高于2022年上半年的2.5%,但为什么招商引资工作没有更容易,反而难度更大了?

聂院长在节目3分37秒处做出了详细解释。

所以,对招商引资工作来说,不仅要看字面上的数字,更重要的是分析数字背后的经济现实和内在逻辑。

另一方面,经济数据的公布和投资者的决策之间,经常会出现时间上的不一致。有些人的投资行为会出现一定的滞后,但行业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反而会根据此前的预判和实际的经济数据,做出超前的投资行动。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谭静建议,想弄清数据背后的故事,必须到一线去。

这是“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有效结合,也是二十大开局之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根本逻辑和真正目的。

事实上,很多经验丰富的招商“老法师”早已在不觉间练就了这项技能,把“数据洞察”作为一个辅助招商引资工作的利器。

这是值得所有招商人掌握,并付诸实践的。

从“经验型”到“专业型”

招商需要醒着拼

招商工作干久了,可能会过于依赖经验。

但现在的投资行为,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今年的经验可能明年就不再适用。

这就对招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从经验型转向专业型——

只有摆脱经验依赖,才能认识到不足,对标先进,走向真正的专业化、市场化。

这里举了特斯拉进入中国的案例,上海市当时给出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政策,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这件事很多人应该都还记得。

放弃短期的卖地和税收收入,一举搞活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这是上海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龙头主动摆脱经验依赖的担当作为。

让利给行业龙头,拉动本地产业链发展的做法,也开始被各地争相模仿。比如后来被传为佳话的合肥与蔚来、贵阳与比亚迪。

当前,在经济恢复的关键期,招商引资也急需结合企业投资需求,做出一些创新。

比如谷川产业研究院院长宋凌飞提出,怎样做好“雨露均沾”:

不能只给大树浇水,也要播下新的种子。道理其实都懂,但落实才是最难的。

换句话说,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需要的资金、信心、底气,怎么给?这是所有招商人员都很关注的问题。

创新是唯一的出路

按谭静教授的说法,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资源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创新驱动型、财富驱动型。

并非哪种类型就一定更好。

每个地方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不可能要求遍地煤矿的地方,非得抛弃资源优势搞创新。

依托比较优势,积极把资源、资本、创新要素融合在一起,引导本地企业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是更务实有效的方法。

比如山西引导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新能源。

比如山东临沂和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合作成立上大临沂高级人才培训中心,为政府公务员和企业家培训。

比如苏州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化科技招商队伍,建立新的基础优势。

节目最后一部分,针对“下半年怎么拼”给出了很多务实的建议和案例,值得政府招商人员和相关经济工作者反复观看。

▼ 点击下图跳转链接,观看《川见》第三期完整版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