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图片

新闻中心

谷川联行 > 行业观察 > 正文

历史最低!制造业PMI降至“冰点”,疫情下应如何绝地反击?

发表于:2020-03-03 09:24

据财新网发布的数据,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3月2日公布的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40.3,大幅下滑10.8个百分点,创2004年4月调查开启以来的最低纪录,低于2008年11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的40.9。

这背后的原因众多,由于交通运输受限、厂商推迟复工;受原材料供应困难影响,采购库存大幅下滑……当疫情冲击到产业链上任何一个小的环节,都可能造成整个链条的停摆。一系列的问题,都让人为现如今制造业的发展捏了一把冷汗。

不过,专家指出,目前企业复工率回升较快,给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减弱,预计3月PMI指数将会改善。截至2月29日,上海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4.5%,人员到岗率64.6%、复产率66%。大集团复工率97.4%、人员到岗率63.8%、复产率58%。

由此可见,虽然疫情影响了制造业发展,但是走出疫情的阴霾,必然能够迎接新的光明。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伤害也是机遇。此次疫情,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四点启示。

一、抢人可以有,留人更重要

人员流动受到限制,导致厂商普遍面临用工短缺问题。2月中国制造业就业指数录得有记录以来最低。厂商产能压力加剧,积压业务量也大幅上升。

在生产端,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需要思考加强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提升效率,减轻劳动力短缺趋势所带来的冲击。中国每年有着1000万左右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有着短时间内战胜黑天鹅的社会动员力,这些都是其他地区和国家不具备的优势。

当前,复工复产成为全国上下的当务之急,受疫情影响,多地发起比往年更激烈的“抢人大战”。在率先行动起来的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重镇,不少地方都派出了专车、专列甚至专机,在接回老员工的同时,也期待“捎上”更多新人。疫情下的“人到用时方恨少”提醒了我们:“抢人大战”可以有,“养人之心”不可无。

二、政策助力企业减负“闯关”

随着2月10日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复工,企业层面的抗疫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值得欣喜的是,为缓解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中央及各地方已纷纷出台相应政策稳定企业运行。

广东省为推动制造业重点企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建立复工复产“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同时加快推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复工建设,全力稳工业稳投资;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来助力企业复工复产;2月13日,广东省还上线中小企业诉求响应信息平台,助力企业共渡难关。

重庆为让制造业产业链迅速运转起来,线上线下开展了多重努力。其中,重庆市经信委组织了19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免费为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融资、疫情防控等多项服务,为企业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疫情当下,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些政策对于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有很大帮助,但是其中一些政策落地还需一定程序和时间。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加快审批步伐,想方设法尽快开展帮扶工作,才能帮助企业安稳渡过难关。

三、柔性化生产将成“不可逆”趋势

以富士康、上汽通用五菱、长盈精密为代表的制造企业和以利元亨、拓野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企业也迅速加入到口罩生产队伍中。这些跨界厂商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口罩产能,依托的是强大的柔性化生产能力和数字化基础支撑。

像是以宝钢为代表的智能化工厂,依托自身数字化转型基础,利用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远程运维技术,宝钢将宝山基地的冷轧热镀锌智能车间变成了一座24小时运转却不需多人值守的“黑灯工厂”。这种“不碰面生产”的方式成为宝钢打好稳产、高产守卫战的利器,同时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带来的红利,在这个特殊时期助力宝钢渡过危局。

未来,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具有促进作用,将会强化阿里、腾讯等平台作用,也会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疫情及后疫情时期,随着人们的消费习惯、需求发生变化,制造业、服务业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四、反脆弱,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本次疫情危机暴露出制造业中小企业脆弱的抗风险能力。疫情之后,更多制造企业将把持续盈利能力、抵御风险能力作为衡量其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不少行业已经打响了反击战,例如受到巨大冲击的汽车产业,不少车企对经销商采取减负措施,还创新线上卖车的模式。类似VR看车、线上智能展厅等形式,都将帮助经销商在疫情期间,通过线上获得流量。疫情之下,近几年一直难以推广的汽车线上销售模式,或许可以借此机会获得突破。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疫情使PMI本应上升的态势改为大幅度下降,足见疫情冲击力度之大,预计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也会出现明显下降,对此必须要充分估计,做好应对预案。与此同时,和企业同气连枝共克时艰,保障团队健康高效运行,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穿越这个春天里的阴霾。

疫情之下,保住制造业就保住了经济的基本盘。尽管目前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但相信只要各地政府充分把握行业的变化,在迎战疫情的同时,提前布局疫情后的产业,化被动为主动,就能充分应对冲击与不确定性,取得长期、持续的成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