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图片

新闻中心

谷川联行 > 行业观察 > 正文

四部门发声加大招引外资,外商投资准入限制“再放宽”

发表于:2024-03-25 09:00

中国稳外资,迎来大动作。

前几天,国办印发重要行动方案,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四部委详解稳外资新政:继续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招引外资政策落到实处。

稳外资政策再加码,招商工作中引进外资仍是上选。

稳外资新政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中国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重磅文件《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共5大方面、24条措施。

浏览文件后,还是挺开门见山。其中,涉及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强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等。

整个看下来,行动方案比较明确,也非常及时,有几个重要点:

第一点,指出“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

具体怎么缩减呢?

招商引资工作中,继续减少外资准入限制,并在外资企业非常关心的医疗、增值电信等领域开展准入试点。

同时,将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开展银行保险、债券基金等领域业务。

现阶段,中国市场之所以对外资有吸引力,根本还在于产业链完整以及超大规模消费市场蕴含的巨大机遇。

行动方案的出台,更是表明各地方加大招引外资的力度,能够让他们安心在中国市场尝到“甜头”。

第二点,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修订“制造业是重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行动方案亦作出部署。

现行2022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总条目1474条,包括“全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519条、“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955条。

初步考虑,全国目录的修订将继续以制造业作为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方向,同时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支持力度。

中西部目录的修订将充分挖掘各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条件,因地制宜加大对基础制造、适用技术、民生消费等领域支持力度。

第三点,老生常谈“优化公平竞争环境”。

行动方案还要求,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就必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一个国家营商环境好不好,取决于投资者选择,特别是外资企业。

反过来看,用外资是否看好这里,来证明营商环境的好坏,还是相对有可信度的。

所以说,外资有信心在华发展,根本还在于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环境,而这也正与中国近年来不遗余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思路相吻合。

第四点,学会借力“发挥平台优势”。

投洽会、进博会,这些沟通中外的重大展会,我们都非常熟悉了。

这一年,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这其实是双向的。

有关部门会给予支持,并且更大力度地协助。尤其,国家级经开区必须更加开放创新,签下更多外资项目。

大力宣传很关键,精准引荐更关键。

怎样才能更精准地招引外资,把各地方比较优势,传递给有投资意向的外资企业呢?

谷川联行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运行服务商,也有不少与外资企业打交道的经验,协助地方引进国际巨头来华投资建厂,间接促成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跨国交流。通过谷川联行本地化招商团队,让外资企业更快地搞清国内的产业分布格局,找到最适合的投资区域,快速与各地政府、园区对接洽谈落地。

去年以来,我国开始密集出台鼓励外资的政策。

2023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意见要求各方面“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做好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工作”。

以这份《意见》为顶层设计,有关部门开始纷纷出台吸引外资的优惠措施。

从短期来看,这些举措应该可以对部分外资起到稳定作用,不过从更长期来看,外资更需要的不只是一些技术性的优惠,更需要看到中国持续对外开放的勇气和诚意。

磁吸力增强 引进外资仍是上选

这些天发现,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四天时间密集会见14位外企高管。

其中,有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法国巴黎银行董事长乐明瀚、惠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恩里克·洛雷斯。

从交流情况来看,外企高管普遍表达了投资中国、加强合作的意愿。

外资是观察国家经济发展活力和潜力的重要窗口。

商务部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至2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160家,同比增长34.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150.9亿元,同比下降19.9%。

需要注意的是,从规模来看,虽然同比下降,但仍处于近10年第三高位。

就去年而言,看引资规模,利用外资规模继续保持了良好态势。

自2020年我国吸引外资首次突破1万亿元以来,2021年、2022年均稳定在万亿元之上,2023年全年利用外资总额为1.1万亿元,处于历史第三高水平。

看外企增量,2023年我国新设外资企业近5.4万家,同比增长了39.7%。

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之所以出现波动,很大程度上与疫情“疤痕效应”、地缘冲突等外部因素相关联。

而新设外资企业数量的稳步增长,则充分彰显了全球工商界对未来中国市场的信心。这说明,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的一片热土。

不仅看数字,还要看引资结构与质量。

中国的引资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37.4%,比2022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比重创历史新高。制造业领域引资占比提升1.6个百分点,达到27.9%。

从2023年国别投资情况来看,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荷兰对华投资大幅增长,欧盟、美国、日本在华的新设外资企业数实现了增长。

从未来趋势看,中国吸引外商投资优势显著、空间广阔,投资中国前景光明,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不会减弱。

外资再加码 全力攻坚招商工作

去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部署2024年的重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这段时间还看到,多位省级党政“一把手”会见美国客人。

3月19日,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在福州会见了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一行。

同日,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在成都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一行。

还有,黑龙江、上海等省份多位省级党政“一把手”与美国客人会面。

基本上,有两个方面:一是欢迎美国企业来华投资,二是促进与美国深化经贸合作。

今年两会后,湖南长沙迎来了重要领导考察调研。

公开资料显示,走进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了解当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情况。

该公司是德国化学公司巴斯夫和中国企业杉杉2021年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是湖南省2021年引进的最大外资投资项目。

还从上海市商务委获悉,《上海外资研发中心提升计划》于3月15日施行。

主要是吸引和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集聚和提升能级,以推动外资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据介绍,上海外资研发中心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化工等重点发展产业,占上海全市外资研发中心比重超过60%。

全球10大生物医药企业有8家在上海设立了外资研发中心,如强生、诺华、罗氏、阿斯利康等。

随着中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跨国企业正在寻求新突破,从“制造工厂”到“研发总部”,扎根长三角,成为更多外资的共识。

今年一开年,长三角地区陆续迎来重磅外资项目:

世界500强企业挪威海德鲁集团在江苏苏州的海德鲁铝业(苏州)有限公司四期开业,这是该集团全球单笔最大投资;世界500强企业“诺华中国放射性药品”投资项目落户浙江嘉兴海盐,这也是中国首个核药领域外资项目。

外资因优良营商环境深耕,地方政府也希望提供最优的研发环境,助力跨国企业更好更多地开展研发活动。

从这一点印证了,各地方正在加快发展以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其中蕴藏的机遇无疑是巨大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入大量外资,外资带来的不只是资金,还产生了明显的技术外溢效应,为中国带来了产业链补链延链、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等。

当年中国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外资蜂拥而入,正是国外资本将中国看成可以一起做生意的合作伙伴,外资在中国长期投资,收获了丰厚回报。

对于中国,同样需要让外资看到还是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只有中国展示出长期开放绝不动摇的形象和决心,外资才有在华长期投资的底气和信心,将会再次谱写中国和外资双赢的传奇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