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图片

新闻中心

谷川联行 > 行业观察 > 正文

非法疫苗曝光 区域投资环境如何优化管理

发表于:2016-03-29 16:10

近日,济南市公安机关通报的疫苗未冷藏流入多省一案,引发全社会关注,山东食药监局发布通告,表示“问题疫苗” 上下游线索涉及全国24省市。目前,各地食药监部门已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开展涉案问题疫苗核查。

综合来看,山东“问题疫苗”事件暴露了多个监管问题:相关疫苗批发企业、接种单位等未对销售经营者起到起码的筛查责任;区域地方监管部门存在漏洞,药监码制度并没有落实到位等。

新华社评论表示,山东疫苗案暴露出来的不是疫苗之殇,而是非法经营、监管不力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应恪守职责,依法加强疫苗生产、流通、购销、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管,确保疫苗安全。

山东“问题疫苗”揭露了政府在社会监管上存在的诸多不足与问题,那么政府在经济性监管上,直接影响着各省市区域投资环境和决定着投资活动的正常开展,关系到投资决策、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投资效益、投资风险等重要内容,政府应当如何严格监管与维护?能否力挽狂澜,挽回局面呢?

有利的政策和监管框架可以创建稳定和可预见的区域投资环境,有助于克服障碍,并确保投资项目带来可预测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此案涉及的24个省市中,天津未在其列。市疾控中心表示全市一二类疫苗均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批签发合格证,都通过正规渠道采购,可以放心使用。

近几年,天津市政府把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途径,清理、规范行政许可事项,探索行政服务新模式。相继出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30条措施,并在行政审批服务方面采取了8项提速措施,实行当场受理、当场审批、当场办结、立等可取。有关部门随后开展放开经营领域、放宽准入条件、推行“一个窗口许可”、开展团体化登记等政策。这些高效运转的体制机制优化了投资环境,让投资企业切实感受到提速提效的“天津速度”。

2015年,天津市整合开放资源,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央企、民企汇聚津门,全面实施企业“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快速发展,国内招商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天津全年引进项目2256个,到位资金4049.28亿元,同比增长12.47%。同时,呈现大项目比重高,小项目质量好的局面,制造业增幅较大,服务业占比高。2015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72个,到位资金3261.16亿元,占比81%。

通过不懈努力,天津市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全面完成了市、区县和街镇三级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实现了大部制改革的良好开局;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全面构建以商事制度改革为重点的服务经济发展新模式,有效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推进以信息公示、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创造了简政放权与市场监管协同并进的“天津模式”;全面实施以“体制创新、企业主体、政府监管、社会共治”为主要内容的质量强市战略,推动质量工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这些成绩,为进一步深化行政监管服务改革奠定了基础。政府各部门沟通协作,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打造健康发展的区域投资环境。

今后天津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三总局工作部署,围绕“活力、秩序、安全”三大目标,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六大格局”,进一步深化改革、融合资源、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引领政府市场监管新形态,推进市场秩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改革中抢占制高点,在服务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新跃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