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图片

新闻中心

谷川联行 > 行业观察 > 正文

被「散装」制约30年,靠「融合」杀出血路!新机遇正在这里酝酿!

发表于:2021-08-09 18:10

知乎上有个调侃江苏的段子流传很广:

和辽宁人做同学,大学四年下来你只能记住他是东北人;和江苏人做同学,第一年你就知道他是哪个县哪个村的了。

没错,江苏的散装已经不满足于地级市,而是进一步渗入到县城级别了。

虽然“身处一室”,“嘴上认同”,但行动上却都想着往外跑,江苏的散装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当然不会!

从“散装”走向“融合”才是发展的主旋律。

江苏的“散装”从何而来?

散装江苏形成的原因,首先是地理上的区隔。

纵贯东西的一江一淮,把江苏分成了苏北、苏中、苏南三部分。而这地理上的区隔,也对当地的方言文化造成了很大影响。

▲ 以长江和淮河为界,苏南地区偏向吴文化,苏中地区偏向江淮文化,苏北地区偏向中原文化。本来就不属于同一个文化区,杂糅到一起的确很难有认同感。

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吴侬软语同时存在,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鸡同鸭讲了。虽然方言并无优劣之分,但的确让彼此的交流略显困难,更别提加深认同感了。这就为散装埋下了伏笔。

此外,由于建制的多次变化,镇江、苏州、南京都在不同时期当过江苏的行政中心——你都当过老大了,还愿意再回头当小弟吗?

不过这都是历史原因,究其根本,散装的真正原因只有一个——经济。

江苏没有任何一个地级市在经济上能占据绝对地位:苏州经济总量最大,但是人均排第二,而且政治地位不如南京;南京虽然是省会,但是经济总量不如苏州,人均只能排第三;人均最高的无锡,综合实力和苏州、南京还存在一定差距。

另外,即便是经济总量最高的苏州,也只是占了全省不到20%的经济总量,和某些中心城市动不动占全省经济总量近一半的情况完全不同。

更可怕的是,江苏一些县级市的经济实力,甚至超过了代管地级市的市区。

2020年,江苏GDP破千亿的县或县级市达到了16个。这样的千亿县已经相当于一个中小型地级市的水平,全国也只有38个。要知道,云南省丽江市2020年的GDP也只有513亿元。

苏州代管的县级市——昆山的GDP达到了4276亿元,超过了同在江苏的地级市镇江,比宁夏首府银川的两倍还要多。

另一个超级县城——江阴,一直在追赶昆山。这里不仅有14家企业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列,A股上市公司更是多达32家。

▲ 江阴长江大桥,是连接靖江市和江阴市的过江通道,建成时是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径的钢悬索桥。时至今日,它始终是客流最大的长江大桥。

地理、历史、经济因素的多重阻碍,造就了江苏省内“谁也不服谁”的散装局面。

“散装”也是江苏崛起的秘诀

如今的经济强县,开局其实和大家一样艰难。

江阴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的前身——华西大队,60年代刚建立时只有667人,还背着1.5万元的共同债务,每个人的平均资产只有53元。而多年位列“中国县域经济第一名”的昆山,当时也因为长期在苏州经济排名垫底,被称为“小六子”

▲ 改革开放以前,昆山的经济发展长期徘徊不前,只能守着“苏州城外半碗饭”过穷日子,还是一个只生产稻麦油和鱼虾的典型纯农业县。

穷县城的真正崛起,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80年代,“乡镇企业”开始在苏南兴起。如果你看过《大江大河》,可能会对这个词稍微有些了解。剧中雷东宝带领小雷家全村人办砖厂、预制板场、电线厂,就是那一时期乡镇企业的真实写照。

▲ 从土地包产到户,到创办乡镇企业,小雷家党支部书记雷东宝始终是整个村子的带头人,功不可没。

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相当惊人。当时,江苏的乡镇集体企业曾多年以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奔驰,工业总产值从1982年的132.6亿元迅速增加到1989年的1078.41亿元,光芒耀眼。

值得注意的是,其同期的外贸出口交货额已超过50亿元,成为了日后顺利引进外资的基础。

借助乡镇企业的崛起,江苏的县城迅速翻身。

经过多年的探索,苏南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乡镇企业由镇、村两级党组织直接策划和创办,好处可想而知:地方政府可以集中力量发展主导产业,进而实现快速增长。

不过乡镇企业的辉煌并没有撑太久。90年代,一番凤凰涅槃式的改制后,大批乡镇企业倒闭,在一定程度上退出了时代的舞台。

但是,凭借乡镇企业发家致富的江苏并没有因此一落千丈,反而越来越强。

这和当地招商引资的迅速转向不无关系。

▲ 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地大力支持下,上海举全市之力推进浦东开发开放,浦东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乡镇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好在国际市场已经打开,那就把开发区作为引进外资的载体,让乡镇企业成为与外商建立合作合资企业的主力军。

不难看出,江苏崛起的秘诀就是快。这不只和当地的重商文化有关,也和制度有很大关系。

1982年开始,我国掀起新一轮的“市管县”体制改革,将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设立为地级市,管辖周边的一部分县和县级市。

江苏没有严格实行市管县的模式,反而给各个县城留出了自我生长的空间,让各个县城尽情发挥散装特色。看似加剧了内斗,实则也避免了地级市与县之间的恶性竞争,尤其是在苏南。

90年代初,苏南地区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积极推动设立了多个国家级开发区,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和港澳台资金。

这里又要提到昆山。1984年,昆山就在没有工业基础和政策鼓励的情况下,自费开辟了一个工业新区(1992年获批进入国际级序列)。

1988年,昆山开发区又顶住了姓“资”姓“社”的争议,推动江苏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苏旺你手套有限公司顺利开业,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新闻。

不等中央定名分,不要国家给投资,敢于自费开发。正是拥有相对“散装”的自由空间,江苏才能一步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散装不只是调侃,更是江苏崛起的真正秘诀。

从“散装”走向“融合”

不得不承认,散装发展造就了很多经济强县,也多少制约了一些地区的发展。

在《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对我国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的排名中,镇江仅被评为三线城市。同在苏南的苏州、南京被评为新一线城市,无锡、常州也都位居二线城市之列。

同在苏南,怎么就掉队了呢?

▲ 2020年,镇江GDP在江苏省内排在第10位,但是放在全国仍然可以排在第55位。另外,同年人均GDP排在全国第21位,较2019年上升了16位,发展势头很猛。

放眼长三角,镇江似乎只能算一个小城:不仅面积小,人口也很少。同时,夹在南京和苏锡常之间,镇江还长期面临着“散装中的散装”

三个代管县级市中,西侧的句容更偏向南京,南侧的丹阳更偏向常州,扬中则是个长江中的岛城。镇江主城区偏居江畔,首位度不足。

究其原因,还是“散装”。

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苏州、无锡、常州为上海提供了发展的腹地,同时也承接了上海发展的福利。镇江的工业基础不算差,但是因为距离上海较远,对外资的吸引力先天不足。

当各个城市缺乏协调发展的眼光时,区位和政策吸引力较弱的镇江,就很难追上苏锡常了。

长期被散装制约的镇江,开始谋划“融合”发展。

2020年,新上任的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先在各板块搞了一轮调研。他表示,“十四五”期间,镇江八大区县要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奔跑。

据《镇江日报》报道,马明龙要求丹阳“主动融入市域一体化”,要求扬中“融入镇江发展大局”,要求句容“融入南京,做协同镇江的接力点”。

▲ 2021年初,谷川联行助力全球光纤通信领域前三强,中国500强企业——亨通集团落户镇江新区,投资68亿元建设新材料产业研发生产基地。

像镇江这样“被散装制约”的城市还有很多,在积极实现内部融合发展的同时,还要抢抓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融入区域联动的大格局。

2019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都开始建设自己的都市圈。

过去常见是经济圈建设,它侧重于产业层面的融合,也往往止步于此。你会发现:几个城市明明已经打成一片,但是地铁、公交就是不通。

与经济圈不同,都市圈不仅是产业的融合,还有基建、文化、教育、医疗等多个维度的融合。大城市不必担心产业和人才外溢,实现城市间的融合发展才是更紧迫的任务。

▲ 南京都市圈所辖城市——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还有常州的金坛和溧阳。

2021年2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

最大的亮点,是由一省独建上升到两省共建

南京都市圈的8个城市(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江苏、安徽各占4个,这意味着都市圈建设将不再拘泥于省与省之间行政边界,而是充分遵循市场逻辑。

▲ 南京地铁S6号线(又称宁句城际)途径南京栖霞区、江宁区和镇江句容市,预计2021年底通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南京之于镇扬淮马滁芜宣,和上海之于苏锡常,是有类似之处的。把这些城市囊括为自己的发展腹地,非常有意义。

根据目前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从上海开始逐步从东到西,先富带动后富的产业发展、升级、融合,需要南京作为副中心进行二次承接、再发力——以上海为龙头辐射苏南、南京,再以南京为中心辐射苏中、安徽、江西等地区。

未来,以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领衔的长三角为龙头,与武汉都市圈、成都都市圈沿着长江形成N重奏,甚至与郑州都市圈和西安都市圈相呼应,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黄金联动。

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也许会是决定性的。

放眼全国,大到城市小到村庄,尽管方言、风俗各异,但是它们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为有了人才、物产、资产的流动,有了每一寸土地间的生死相依,才有了这片伟大的神州大地。

从“散装”走向“融合”,不仅是区域发展的主旋律,也是世界发展的主旋律。

一座座城市打破行政边界的阻隔,将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个个国家突破历史宿命和传统思维的束缚,将各方力量凝聚在一起,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最终将引领各国人民结成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相关文章